他知道杏花是个坚强的姑娘,经历了那样的变故,没有被打倒,反而更加努力地生活,白天上山砍柴,晚上纺线织布,还挤出时间学习,这样的人,注定不会平凡,只是他不愿过多议论别人的命运,免得显得不尊重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。
“陈总工程师,我听闻在山性之中,生龙、活虎乃是上上品。”
那块地左边的卧龙,生机勃勃,向来土少树多,满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柏树,树龄最长的已有数百年,枝繁叶茂,四季常青,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,在风中摇曳,发出沙沙的声响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。
山林间,各种野兽穿梭其中,野兔在林间奔跑,留下串串脚印;山鸡在枝头鸣叫,声音清脆悦耳;还有野猪、山羊等,充满了神秘的气息,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。
要是右边这座山真有双重活性,那它的活性,简直可以用旺盛得近乎疯狂来形容了。
李大爷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他对山性的等级有着一定的了解,知道生龙活虎意味着什么,那是一种极高的评价,代表着强大的生命力与潜力,这样的山性所孕育的地方,必然非同凡响。
“老虎凶猛的一面,其实远远不及它柔情的一面表现得那般深刻。”
家父的声音带着一丝温情,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,那故事里充满了爱与温暖。
老虎在人们眼中通常是凶猛残暴的象征,可在面对自己的幼崽时,那份小心翼翼的呵护,用舌头舔舐幼崽的温柔,那份无私的关爱,为幼崽寻找食物的执着,却让人感受到了它内心深处的柔情,这种柔情,比它的凶猛更加令人动容,更加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。
舐犊之情,以老虎最为出名,那种对幼崽的深深关爱,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,融入了它们的血脉之中,代代相传。
而簸箕山这头‘山老虎’,还有一种极为罕见的活性,这也是这座山得名的缘由——它能像簸箕筛选粮食一样,把粮食中的空壳、半粒米、发过芽的、生过秧的精准地区分开来,只留下最为饱满、最具生命力的精华,误差极小。
这种筛选,是自然的法则,也是簸箕山独特的魅力,它用自己的方式,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纯净与活力,确保最优质的生命得以延续。
这种去粗取精、选拔人才的活性——我们陈家的祖宗,正是独具慧眼,看中了这一点,才大胆地加以利用。
在山腰建立了陈家学堂,学堂占地面积约两千平方米,有五间宽敞的教室,还有一间藏书丰富的书房。
果不其然,成绩斐然,培养出了无数的才子才女,对忧乐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。
那些从陈家学堂走出的学子,有的凭借着卓越的学识,进京赶考,高中功名,在朝堂之上施展自己的才华,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,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;有的则回到家乡,凭借所学,在地方上兴办学堂,传播知识的火种,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改变命运,摆脱愚昧;还有的悬壶济世,用精湛的医术,为百姓解除病痛的折磨,救死扶伤,被人们称为“活菩萨”。
他们的事迹,在忧乐沟口口相传,如同璀璨的星辰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,在这片土地上追逐自己的梦想,努力奋斗,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陈家学堂就像一颗种子,在簸箕山的滋养下,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,结出了丰硕的果实,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知识与希望,让这里的人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。
“原来陈家学堂选址在此,是看上了这种神奇的山性。”
李大爷恍然大悟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钦佩,仿佛明白了陈家学堂为何能培养出如此多的人才,这其中的缘由远比他想象的要玄妙。
他之前只知道陈家学堂名声在外,吸引了周边数个村子的孩子前来求学,却不知其中还有这样的缘由,此刻听闻,心中对陈家祖宗的智慧充满了敬佩,觉得他们不仅有远见,更能巧妙地利用自然的力量。
“当然还有其他诸多有利因素,但这无疑是其中的重点之一。”
家父点头说道,语气中带着对祖宗智慧的崇敬,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。
陈家学堂的选址,不仅考虑了山性,还兼顾了水源、交通等诸多因素,学堂旁边就有一口常年不涸的古井,水质甘甜,为师生提供了充足的饮用水;交通也相对便利,几条山路在此交汇,方便学子前来求学。
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,才使得学堂得以长久发展,培养出众多人才。
祖宗们的远见卓识,如同黑暗中的明灯,指引着后人前行的方向,让陈家的文脉得以延续。
李大爷,您留意到了吗?
这么大一座簸箕山,有许多看似适合做屋基的地块,地势平坦,土壤肥沃,取水也还算方便。
以前我和五哥两家,还在老学堂的旧房子里住了长达二十年之久,那房子是祖辈传下来的,青砖黛瓦,虽不奢华,却很结实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